寧波市老醫藥衛生工作者協會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一個很大的社會群體,全球有3.4億人,我國原來有1.2億人,現在至少還有9700萬人,寧波市本來約有60萬人,現有大約40萬人,他們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他們大多不是真正的乙肝患者,應該可以與正常人一樣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可以放心與他們一起吃飯!這個道理你清楚嗎?我想在這里與大家細說。 我在從事乙肝診療中,不時有一些攜帶者前來就診,他們大多都說自己得了“乙肝”,很擔心會肝硬化,甚至怕患肝癌,除少數外,多已從不同的醫療機構,甚至某些“專科”診所看過病,治療過不少時間,吃過很多藥,因為療效不好,故來找專家會診,希望有新的治療方案。也有一些就診者,原先根本不知道自已是攜帶者,這些多是外地來寧波找工作做的,是因為單位搞體檢被發現的,有的已被單位解雇,有的要他們“治”好后再去上班,他們個個求醫心切,都是抱著很大的希望找到我們,真叫人同情! 我們經過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乙肝三系”、HBVDNA以肝功能等化驗,確有個別是具有乙肝病毒復制又伴有肝功能異常的乙肝患者需要及時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但更多是肝功能長期或一直正常的“攜帶者”,他們有的是“大三陽”,也有的是“小三陽”,我們統稱為“攜帶者”,但“小三陽”攜帶者中有不少是HBVDNA陰性的,這些不具有病毒復制的攜帶者,我們稱之“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他們不需要抗病毒治療,又不會對周圍人群構成威脅,本來都應該享有與正常人一樣的就業和學習等權利,但卻被無辜地失去,還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如果碰上醫德缺失的“黑心診所”、“黑心醫生”,或是跟著不實廣告的誤導,盲目接受不必要的所謂“轉陰治療”,更會同時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看到他們白化這些冤枉錢,真是心疼! 為什么說“一起吃飯不會傳染乙肝?” 很多人都不會輕易相信,甚至認為我們在撒謊。其實這是完全有科學依據的。由于醫學界長期來偏重于宣傳乙肝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使得人們談肝色變,以為凡是肝炎都會接觸傳染。特別是把乙肝的傳播與甲肝混淆起來。1988年從上海到寧波的甲群大流行,許多人還記憶猶新,那是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毛蚶所引起,醫學上稱為糞-口傳播。我們通常稱為“病從口入”,經口傳染。而乙肝的傳播方式完全不同于甲肝,它是經皮而入,經血傳染,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毋嬰傳播,即由HBsAg陽性的母親傳染給未經免疫預防的孩子,醫學上稱為“垂直傳播”。我國現有的攜帶者約有80。/。以上都是經這種方式被傳染上的。因為孩子缺乏免疫清病毒的能力,所以有95。/。以上都轉會慢性感染。二是經輸血和注射傳播,凡輸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即可傳染,所以過去曾稱它為輸血后肝炎。還有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診療操作(包括內窺鏡檢查)和手術,以及靜脈內濫用?a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酒返取F淥縲拮恪⑽粕懟⒃房住⒐燦錳晷氳逗脫浪⒁部紗ァH峭ü越喲ゴィ綣環轎狧BsAg陽性,特別是同時伴有HBeAg陽性或HBVDNA陽性者,而另一方為未經免疫預防的易感者,則常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險,但不易成為慢性攜帶者。而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電話、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以及游泳、公共浴池,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所以我們要尊重科學,并用這種科學的態度去正確認識和對待乙肝,才不致產生不必要的恐懼。這方面,建議醫學界要帶個頭,就是要帶頭與乙肝患者和攜帶者打成一片,尤其是從事乙肝防治的專業醫務工作者,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真正把他們當作親人一樣去服務。本人和我所知道的傳染科或肝科醫務人員,至少到目前確實沒有從乙肝患者中受感染的,足以證明乙肝傳播的特殊性。我們老衛協聯合傳染病醫院、113醫院共同發起的寧波市肝健康俱樂部會員教育報告會,都得到寧大附屬醫院和江東區明樓衛生服務中心大力支持,主動提供會場和服務,既表明的他們能正確認識乙肝,更體現他們以人為本,對乙肝攜帶者的關愛,令俱樂部成員深為感激。 乙肝“岐視”緣何而來? 這幾年來,人們通過各種信息渠道,認識到乙肝是我國第一大病。這應當說是件好事,“眾志成城,共抗乙肝”,預防和控制乙肝開始形成了良好氛圍,并已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減少了3000萬,扎除了“乙肝大國”的帽子,寧波減少了20萬,在國內領先。但隨著人們對乙肝的高度關注,由于乙肝科普宣傳的滯后,特別是一些“黑心診所”“黑心醫生”“黑心藥企”與不負責任媒體的垮大宣傳,使得人們對乙肝產生了眾多不必要的擔心、顧慮,甚至恐懼。每當人們被體檢發現為有“大三陽”或“小三陽”時,便會感到自已“倒霉”,他們往往會以第一時間去找醫生,如果我們首診醫生的工作粗心,便會輕易給就診者戴上“乙肝”的帽子,加上多數醫生宣傳解釋常不到位,更給他們雪上加霜,以為HBsAg陽性,就是乙肝,乙肝就會肝硬化,甚至得肝癌。從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出于善良之心,會主動迥避,怕傳染他人。曾在寧波一家主流媒體上看到有一位攜帶者撰文介紹自已如何從發現“大三陽”以后與家人長期隔離不一起吃飯,并表示要永遠堅持的決心,看完報道,我又感動又憂慮。多好的良心!多大的蠢事!所以我即寫了“一起吃飯不傳染乙肝”,讓該媒體及時發表,有針對性糾正了這個“善良”的誤導。盡管我們以后又通過多種形式,反復宣傳過乙肝傳播的特殊性,但力度有限,因而很多攜帶者本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也不能客觀面對現實,自然或甘愿成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弱勢”群體。 另一方面,更廣大的民眾,因受到乙肝科普教育的機會甚少,乙肝相關知識普遍貧乏,最容易被誤導,進入乙肝的誤區。小至家庭,大至單位,一人查出大、小“三陽”,大家都會怕傳染自己,遠離本來很親近的家人或非常友好的同事。最近看到網上一個消息,說是某省衛生廳發出體檢取消乙肝三系項目,一位乙肝病毒攜帶者代表大家到某省衛生廳送感謝信,因留下了手機號碼,意外被單位同事發現,即通過網絡和電話快速傳遞開來,他回到單位后見很多人都遠離他,使他一片茫然,非常痛苦。由于有關部門制定的規章不尊重科學,現在從上托兒所、幼兒園起都要做“乙肝三系”,HBsAg陽性就不能進,讓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從小埋下了痛苦的陰影。許多家長為此到處奔波求醫,給“黑心診所”、“黑心醫生”提供了賺黑心錢的機會。一些招工單位,多年來都已習慣地把查HBsAg或“乙肝三系”列為常規項目,發現HBsAg陽性的,便會作為體檢不合格而取消錄用。盡管近年來國家勞動、人事和衛生等有關部門已專門作出規定,要求不得強行對招工對象作乙肝指標檢測,不得對乙肝攜帶者有不公平對待,但實際落實執行的并不多,還只能說處于期望階段。 現在有些值得注意的傾向,即乙肝攜帶者與招工單位之間的矛盾似乎在激化,我覺得應冷靜思考,換位思考,尊重科學,加強勾通,增進共識,化解矛盾。我們了解招工單位的想法,一是怕攜帶者進企業后,疾病發作,影響工作,背上包袱;二是怕錄用了乙肝病毒者會傳染別人;三是怕企業職工有意見。我們要理解他們的顧慮,因為這些想法的產生都是出于對乙肝認知的缺失,實際他們也是因受不正確宣傳或相關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人員誤導以及社會上的壓力而作出的錯誤決定。因對乙肝的無知而造成對乙肝的過分恐懼,作出了客觀上反映乙肝“岐視”的行動,介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著力去宣傳乙肝的正確知識,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現實。高興地看到一些企業已主動包容乙肝攜帶者,相信隨著乙肝知識的普及相關部門政策的落實,乙肝“岐視”定將為“乙肝關愛”所取代。 尊重科學,倡導關愛, 落實措施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多,分布廣,給予這些乙肝受害者以更多的同情和關愛,是全社會和諧大家庭的體現,也是每一個家庭和單位的責任。過去,由于人們對乙肝認知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社會上對攜帶者的某些不公平,應當說已在一定程度傷害了他們的感情,在今天我們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證明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等同于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傳播的特殊性又決定了攜帶者并不對周圍環境構成威脅,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去擔心這種威脅?著名央視主持人說得好:“捍衛常識如同捍衛真理”。我們要用捍衛科學尊嚴、堅持以人為本的高度責任感,在全社會掀起普及乙肝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眾志成城,共抗乙肝;發揚公德,共獻愛心,讓全國近1億、我市40萬攜帶者融入和諧大家庭,共建美好幸福的和諧社會。為此,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呼吁: 第一,進一步廣泛深入宣傳衛生部頒發的《預防控制乙肝宣傳教育要點》(簡稱《要點》)和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簡稱《指南》)。這二個文件,是全國肝病防治專家依據國內外乙肝防治研究的全部成果,集體精心編寫而成的,富有高度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實用性。如《要點》第二條、第七條分別確認“乙肝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三種途徑經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沒有區別。由于乙肝傳播媒體途徑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中不對周圍人群和環境構成威脅,可以正常學習、就業和生活。” 《指南》則對乙肝的科學防治有著全面正確的闡述。這些都是我們向公眾宣傳教育的依據。科普宣傳貴在嚴謹,重在科學。只有把乙肝的正確認識和科學防治知識真正交給群眾,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陳舊觀念,樹立科學的觀念去正確認識乙肝,科學防治乙肝。 第二,呼吁衛生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從自身做起,為全社會作出榜樣。目前社會上對乙肝的恐懼以及由此引發的某些岐視現象,與其說是公眾的無知所致,倒不如說是我們醫學界在乙肝科普宣傳上的不到位、不全面以及某些不科學誤導所致。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把傳播途徑截然求不同的甲肝和乙肝,統稱為病毒性肝炎進行防治知識宣傳,而且偏重講危害性和嚴重性,目的是全社會引起重視,這當然是必要的,但沒有注意到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就是引起了人們對乙肝的過分恐懼。同時,我們某些醫療單位和醫務人員,本身也學習不夠,認識不全面,且不負責任地隨意言論,甚至混淆乙肝病毒攜帶者與乙肝患者的區別,把本來只需要定期接受醫學觀察和隨訪的攜帶者,有意或無意當作要治療的患者,并盲目進行不必要的所謂“轉陰”治療,既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又增加他們的精神負擔。有的還在通過媒體進行不實宣傳,難怪被人們稱為是“黑心診所”、“黑心醫生”。這應當是我們醫學界的恥辱和悲哀。醫務人員必須以《要點》、《指南》為準則,規范我們的醫療行為,并著力做好正確的乙肝科普知識宣傳。 第三,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落實相關的政策措施 近年來,國家勞動部、人事部和衛生部等聯合或分別發布了保護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多個相關文件,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乙肝攜帶者這一社會群體的關愛。文件內容涉及到不能強行把乙肝病毒指標檢測作為體檢標準,要保護攜帶者的隱私,不可以因是攜帶者而影響就業,等等。這些文件是攜帶者的福音,大家都充滿期待;但貫徹情況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很不平衡。關鍵需要這些主管部門從上到下層層抓落實。同時也希望各個單位的領導,能在用人問題上真正貫徹以人為本,主動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對已在體檢中發現的攜帶者給以更多的關愛,并在今后體檢中取消HBsAg的檢測項目。體檢單位的體檢常規項目中也應加以撤除。HBsAg或“乙肝三系”的檢測應屬于專科檢查范圍,包含在一般體檢中本身就不合理。 第四,呼吁全社會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關愛 在全民“眾志成城,共抗乙肝”的活動中,乙肝病毒攜帶者要自重自立,千萬不要把本來不是病人去當病人,要有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思想準備,只要肝功能始終正常,就完全應當和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和生活。家庭、單位的其他成員,全社會的民眾,要尊重科學,完全不必擔心身邊的攜帶者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中會發生傳染,請你們主動與這些兄弟姐妹打成一片,共享和諧大家庭的幸福和快樂!盡早“把乙肝大國的帽子扔到大平洋去!” |
www.LVY.cn 驢友網|Hepatitis B Virus| 乙肝
GMT+8, 2021-3-30 03:59 Hepatitis B virus, abbreviated HBV
© 2001-2013 乙肝患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