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八旬的楊老先生六十年代初罹患肝癌,經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肝癌專家診治,迄今已健康存活38年。 在上海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這樣的奇跡經常在發生。30多年來,醫學專家們不斷研究和探索肝癌發病機理和診療技術,逐步形成了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內外科、中西醫、基礎與臨床結合的綜合治療研究特色,使368位肝癌病人生存期超過5年,112例病人生存10年以上。 肝癌俗稱“癌癥之王”,以亞洲地區最為常見和多發。由于病人發現時多屬晚期,生存期短,又被稱為“不治之癥”。在我國,每年有數十萬病人被肝癌奪去生命。七十年代中期,以著名醫學家湯釗猷教授掛帥的科技人員率先向小肝癌發起沖擊。他們在國際上最早系統提出了“亞臨床肝癌”的概念,被公認為“人類對肝癌的認識與治療的巨大進展”。專家們通過對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使小肝癌病人從“不治”變為“可治”。在此基礎上,專家們又把診療領域拓展到不能切除的大肝癌,通過化療等方法將肝癌縮小后再行切除,為束手待斃的大肝癌病人帶來了生機。 癌癥的復發和轉移是腫瘤研究急待攻克的難題。自1995年起,上海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又相繼開展了肝癌術后復發的手術再切除,并創造性地采用了冷凍、微波、超聲介入及生物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進一步延長了病人生存期,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質量。部分手術證實不能切除的肝癌,以往生存期僅3至6個月。通過綜合治療縮小后再行切除,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60%以上,其數量與療效均居國際領先地位。 |
www.LVY.cn 驢友網|Hepatitis B Virus| 乙肝
GMT+8, 2021-3-28 23:25 Hepatitis B virus, abbreviated HBV
© 2001-2013 乙肝患者之家